注浆管(100),其内部中空,并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浆嘴(101)和进浆口(102);
膨胀止浆环(200),膨胀止浆环(200)为套管状结构并套设在注浆管(100)上;以及,
紧压部件(300),紧压部件(300)套设在注浆管(100)上并且其一端配合连接所述膨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式注浆止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浆嘴(101)底部通过
螺纹接头(101a)螺纹连接在所述注浆管(100)的一端,进浆口(102)端部通过固定设置螺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膨胀式注浆止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膨胀止浆环(200)包
括有顶部膨胀环(201)、中部膨胀环(202)和底部膨胀环(203),顶部膨胀环(201)、中部膨胀
环(202)和底部膨胀环(203)依次套设在膨胀止浆环(200)上靠近出浆嘴(101)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胀式注浆止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部膨胀环(201)和中
部膨胀环(202)之间以及中部膨胀环(202)和底部膨胀环(203)之间均设置有垫片(20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胀式注浆止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紧压部件(300)包括紧
压管(301)和紧压环(302),紧压管(301)和紧压环(302)均套设在注浆管(100)上并且紧压
管(301)顶部连接底部膨胀环(203)的底部,紧压管(301)的底部固定连接紧压环(30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式注浆止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紧压环(302)内壁与注
浆管(100)外壁尺寸配合,注浆管(100)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条(103),紧压环(302)内壁与螺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膨胀式注浆止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紧压环(302)顶部设
置有第一连接片(302a),第一连接片(302a)的顶面固定连接紧压管(301)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膨胀式注浆止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紧压环(302)外壁对称
设置有转杆(302b),所述转杆(302b)一端固定连接紧压环(302)外壁,另一端垂直于紧压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膨胀式注浆止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紧压管(301)顶部设置
有第二连接片(301a),紧压管(301)通过第二连接片(301a)固定连接所述底部膨胀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膨胀式注浆止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紧压管(301)内壁尺寸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不良地质、软弱围岩等,有必要进行超前注浆进行
加固,注浆时为满足注浆效果,需要维持一定的注浆压力,因此就需要注浆口的缝隙进行封
堵。因此不可避免会采用注浆、止浆装置,现有止浆塞一般安装于注浆孔中,但在具体施工
中,常出现止浆塞塞体磨损、变形破坏、止浆不严等问题,并且注浆过程中压力过大,也易导
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
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
具体施工中,常出现止浆塞塞体磨损、变形破坏、止浆不严等问题,并且注浆过程中压力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膨胀式注浆止浆装置,
其包括注浆管,其内部中空,并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浆嘴和进浆口;膨胀止浆环,膨胀止
浆环为套管状结构并套设在注浆管上;以及紧压部件,紧压部件套设在注浆管上并且其一
部通过螺纹接头螺纹连接在所述注浆管的一端,进浆口端部通过固定设置螺母螺纹连接在
环包括有顶部膨胀环、中部膨胀环和底部膨胀环,顶部膨胀环、中部膨胀环和底部膨胀环依
包括紧压管和紧压环,紧压管和紧压环均套设在注浆管上并且紧压管顶部连接底部膨胀环
壁与注浆管外壁尺寸配合,注浆管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条,紧压环内壁与螺纹条螺旋配合。
壁对称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固定连接紧压环外壁,另一端垂直于紧压环延伸设置。
紧压膨胀装置,可在注浆过程中对注浆孔进行严密封堵,注浆完成后进行卸压恢复正常状
态,保证了注浆压力,能有效解决隧道围岩加固注浆施工工序中,止浆塞塞体磨损、变形破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准确的通过这些附图
型还能够使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能在不违背本实
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
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里面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
注浆管100内部中空,用于注浆,并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浆嘴101和进浆口102;
进浆口102通过管道连接出浆机,出浆嘴101远离连接注浆管100的一端嘴口逐渐缩小,用于
膨胀止浆环200为套管状结构并套设在注浆管100上;膨胀止浆环200圆环套在注
浆管100上靠近出浆嘴101的位置,其固定在这一个位置上,通过挤压可以变形向外膨胀,一般
在施工场地时注浆管100伸入洞中,通过膨胀止浆环200外膨胀堵住较大的洞口形成紧固和
紧压部件300套设在注浆管100上并且其一端配合连接所述膨胀止浆环200底部。
具体的,膨胀止浆环200位于出浆嘴101和紧压部件300之间,紧压部件300能够使用上下移
动的套管形式,通过人为或者电机驱动向上运动挤压膨胀止浆环200底部从而使得膨胀止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膨胀止浆环
膨胀止浆环200包括顶部膨胀环201、中部膨胀环202和底部膨胀环203,三个膨胀
进一步的,出浆嘴101底部通过螺纹接头101a螺纹连接在注浆管100的一端,进浆
口102端部通过固定设置螺母螺纹连接在注浆管100远离出浆嘴101的一端。
顶部膨胀环201和中部膨胀环202之间以及中部膨胀环202和底部膨胀环203之间
均设置有垫片204。垫片204用于分隔顶部膨胀环201、中部膨胀环202和底部膨胀环203并使
进一步的,紧压部件300包括紧压管301和紧压环302,紧压管301和紧压环302均套
设在注浆管100上并且紧压管301顶部连接底部膨胀环203的底部,紧压管301的底部固定连
紧压环302内壁与注浆管100外壁尺寸配合,注浆管100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条103,
紧压环302内壁与螺纹条103螺旋配合。通过旋转紧压环302驱动紧压管301和紧压环302上
移,紧压管301再预紧力施加给顶部膨胀环201、中部膨胀环202和底部膨胀环203以及垫片
204使得顶部膨胀环201、中部膨胀环202和底部膨胀环203膨胀达到封堵注浆孔的目的。
紧压环302外壁对称设置有转杆302b,转杆302b一端固定连接紧压环302外壁,另
再进一步的,紧压环302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片302a,第一连接片302a的顶面固定
连接紧压管301的底部。第一连接片302a起到连接作用,保证紧压管301与紧压环302受力挤
压时力的平衡;同样的,紧压管301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片301a,紧压管301通过第二连接片
紧压管301内壁尺寸大于注浆管100外壁上螺纹条103的横截面直径尺寸。紧压管
具体操作的流程:1、对软弱、破碎围岩需注浆加固部位进行钻孔,作为注浆孔,并制
备浆液,进行实施工程准备;2、施工准备完成后,将注浆止浆装置接通浆液,深入注浆孔中;3、通
过旋转转杆302b驱动紧压环302转动从而使得紧压管301向出浆嘴101移动,通过紧压管301
将预紧力施加给膨胀止浆环200及垫片204,从而使膨胀止浆环200产生膨胀变形,达到封堵
注浆孔的目的;4、注浆孔封堵完成后,启动注浆设备,进行注浆;5、注浆完成后,进行稳压3
~5分钟,待浆液初凝后,通过旋转紧压环302使其在注浆管100上向进浆口102的方向移动,
进行卸压,此时膨胀止浆环200收到的挤压力被释放,从而恢复原状;6、取出注浆止浆装置,
参照图3、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
片302a可设为有两个,并且两个第一连接片302a之间能够最终靠弹簧连接,弹簧可以卸去
进一步的,紧压管301自顶部外壁上凹陷形成有竖槽301b,注浆管100上设置有挂
紧压部件300还包括固定挂板303,固定挂板303两端朝同一方向设置有连接板
进一步的,连接板303a能够使用伸缩板的结构,其长度能调节;此为现有结构。
具体的,固定挂板303可以挂设在挂杆104上;挂杆104端部向出浆嘴101弯曲形成有钩子状
进一步的,连接板303a自端部凹陷设置有圆形缺口303a‑1,同时圆形缺口303a‑1
采用软弹性结构,挂杆104能够最终靠挤压卡入圆形缺口303a‑1内。具体的当膨胀止浆环200
膨胀后,紧压环302需要固定住,防止下滑,此时利用连接板303a的端部卡住转杆302b,转杆
302b为圆杆结构,然后将固定挂板303挂设在挂杆104上,若是紧压环302下滑则可以被挂杆
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
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
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
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能由多
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
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
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
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
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
设计、运作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
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
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那些得益
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
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